close

總是冷靜沉著, 基本上表情獨不出思緒. 「很少哭泣, 生氣, 就算感動也會馬上忘記」即使說著如此老成的台詞畫面中曖昧的感情也好, 複雜的人性也好都能自由且駕輕就熟地演出精髓, 演員, 二宮和也. 以一個男子而言, 日常生活所感受到的事情如何與演戲產生連結---? 開心的事, 悲傷的事, 喜歡的人, 討厭的東西, 內心靜靜地掩藏著的思緒是什麼? 下個月展開的連載企劃, 後篇將接近"NINO之不可思議", 有關感情論與演戲論的4個話題.

 

more200812.jpg 

 

人前不表現感情, 隱藏在曖昧表情內的真心

 

      小時候就是不會把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的孩子, 因為對自己沒有興趣吧, 也不在乎其他人怎麼看我. 或許是因為認為不管我怎麼想別人也不會在意所以從以前就是面無表情吧, 真是彆扭(笑).

      在眾人面前表現出喜悅, 憤怒, 哭泣等感情的人, 事實上是非常細心的人. 舉例來說, 當嵐和工作人員們一起去吃飯, 相葉或潤說出「超好吃!」也是因為感受到周圍氣氛才這麼說. 當然他們是真的覺得東西很好吃, 只是表現出這樣的情緒是因為貼心. 我想應該是想讓大家開心, 覺得不虛此行. 我就不會這樣做, 當然也因為單純地我對食物沒興趣(笑).

      我內心也有許多感情喔. 打電玩或玩魔術的時候覺得好快樂, 演唱會上則品嚐著無法溢於言表的感情. 只是覺得沉溺於這樣的感情中很不妙. 一旦放任自己的感情游走就會沉浸在自己興奮的世界中. 就是因為在情緒過於激動前就先壓抑住, 才能朝向更高境界. 就如同即使一場演唱會成功那也並不是終點所以沒有空感動. 雖然當下那一瞬間有所感觸也因為能馬上將感情歸零才能繼續朝著前方邁進.

 

認為"受歡迎"與"人氣高"是2件事的理由

 

      感受需要能量吧. 所以我不想將能量用在「討厭」這種負面感情上, 簡單地不想去討厭一個人. 相反地, 「喜歡」是正面能量的感情想好好珍惜. 不過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我不會表現出明顯喜好所以好像讓人很難理解. 也因此我很少有相同年紀的朋友. 因為常一起喝酒的都是40幾歲的人嘛, 像(高橋)克實先生和勝村(政信)先生(笑).

      相反的, 我從不認為自己會是一般人喜歡的那種人. 要說受歡迎或不受歡迎, 我認為自己是不受歡迎的, 真的! 自己傾心的人若是不被人喜歡的就不能算是受歡迎. 對我而言"受歡迎"和"有人氣"是2件完全不同的事.

      舉辦演唱會的時候會覺得嵐擁有高人氣, 但那並不是受歡迎. 獲得聲援非常開心, 不過或許, 大家只是因為喜歡那段距離感. 舉例來說, 我喜歡竹內結子小姐喔, 不過那是因為在電視上或雜誌上看到有距離所以喜歡, 擁有想像空間, 是一份敬愛的感情. 我不想破壞這種感覺, 如果哪天聽到要合作演戲的消息我想我會非常不知所措. 大家喜歡我也是如此. 演唱會結束後回到家只顧著打電玩, 這樣的男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少人會喜歡吧. 就算真的喜歡上也會覺得她好可憐, 應該選擇其他更好的男孩子(笑).

 

飾演一個男性角色這件事無法條列式地說明

 

      每當接獲演出新作品被問到「這次飾演的角色是什麼樣的個性?」時都會很困擾. 因為以一個人而言, 特徵是無法用條列方式來說明清楚的. 即使同一個人也會因為與接觸對象的關係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情以及個性吧. 我與經紀人溝通時的氣氛和像現在這樣接受採訪時的氣氛完全不一樣, 這是因為與對方的關係不同的緣故.

      「流星之絆」中所飾演的功一也是如此. 無法完美地說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想守候最心愛的妹妹, 而不可靠的弟弟浮浮躁躁, 與弟弟及妹妹相處時的功一以某方面來說是完全不同人. 與常去的咖哩店老闆相處時的功一又是另一個人. 而且這當中的關係性並不只是劇本設定, 也必須進入拍戲現場, 從相互產生的對話中所衍生而出. 當然也有人不是用這種方式, 也有演員因為角色設定敵對於是一開始就保持不與對方講話的姿態. 這樣並沒有錯只是我不同. 首先我會思考為什麼和那個人是敵對的, 討厭一個人不是無條件的, 討厭需要用精神, 如果沒有任何理由絕對不可能與一個人敵對. 只要想到這一點, 如果在拍戲現場沒有實際上和對方交手, 我不會知道真實的情況以及會發生什麼樣的情緒反應. 無法條列式表達一個人的性格, 我想珍惜情感以及人性這樣重要的事物.

 

運用想像, 妄想就能體會多樣人生

 

      演戲方面, 我不認為必須和角色有相同感情和經驗才能詮釋得好. 就像即使沒有生過孩子的女子也能體會母親的心情吧. 戲劇不只能回顧人生走過的道路, 也能嘗試前往不曾走過的道路.

      也沒有角色和自己很像所以演起來比較容易這回事, 或者說根本很難有和自己相似的角色. 生來就頭腦很好的人沒辦法演出腦筋很好的角色吧. 因為這樣的人不曾想過為什麼自己頭腦很好的原因. 我想或許, 愈投入角色中就表示那個角色的本質和演員愈不相同, 就是因為和自己不同才能夠無限放大想像.

      我喜歡想像和妄想, 所以覺得演戲很有趣. 寫小說也是如此. 18歲左右想嘗試戲劇演出, 和事務所的人說了後他們建議我先試著寫小說.... 第2部作品是以人魚公主為主題的故事. 人魚公主陷入戀愛中, 為了實現戀愛的願望交換條件是失去感覺. 每當喜歡的人朝著你揮手, 陪在你身邊, 隨著願望實現自己的視覺, 聽覺, 味覺就會一個一個逐漸失去知覺. 最後因為男主角死去而想自裁但也已經失去痛覺. 也就是說, 最後雖然想死卻萌生出死不了的感覺, 只能獨自品嚐著絕望永遠地活下去....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故事很超現實. 為什麼我會寫出這樣的故事呢(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